上帝是一個有目標、有期盼的神。祂照著自己的樣式造人,也賜給人各樣恩賜能力,使我們人能夠管理一切。基督徒最大的祝福不是求得肉體上的醫治,而是因著信靠上帝,使我們在完成夢想的過程中也有上帝的同在與保守。
各位弟兄姊妹 大家平安
我是台南大光教會蔡安祿牧師
歡迎大家收看<福氣人生>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題目
就是勇於夢想
勇於夢想
我個人深深體會
人的生命 從上帝而來的夢想
擁有從上帝來的夢想者的生命
是何等有福氣
曾經有一個修道士
在修道院裡花了很多工夫
在那裡修練
有一次有人就問這個修道士
說 你最近修道得如何
這個修道士就很平靜地
對這位發問的人這麼說
他說 我在修道時很用心
我餓了就吃飯
累了就睡覺
那個問他的人很訝異
說 修道
這樣叫做修道嗎
餓了就吃 累了就睡
一般人 大家都這樣
這樣和修道有什麼關係
這個修道士就笑著這麼說
他說 當然不一樣
一般人餓了吃飯
不過有很多掛慮
他無法好好吃
因為他心中有很多煩惱
睡覺的時候
有人不能好好睡
因為他心中
充滿著許多怨恨與不平
是的
人的生命
真實的信仰
就是你能夠很平靜
從信仰所帶給你的平安和力量
所以某次有一個大型聚會
有一個殘障的退伍軍人
也前往參加
有人看見這個殘障的退伍軍人
手拄著一根枴杖
一跛一跛地走向台前
旁人就帶著同情的口氣對他說
真可憐
這個殘障的人竟然也盼望
上帝會給他一隻新的腳
這個退伍的殘障軍人聽見之後
就轉過身對他這麼說
他說 我不是要求上帝
給我一隻新的腳
我是求上帝幫助我
讓我能用僅有剩下的一隻腳
能過著一個有意義的日子
也就是說
上帝醫治他的肉體
讓他能有一隻腳
固然是神蹟
不過
若只有一隻腳
仍然能過著一個
樂觀 進取 喜樂
又充滿意義的日子
豈不是生命中更大的神蹟嗎
是的
基督徒不是因為信仰
求肉體得著醫治
乃是因為信仰
讓我們的生命
能成為有力量 有喜樂
有盼望 有夢想的人生
豈不是更重要嗎
美國有一個年輕人
在1961年8月4日
出生於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
他的父親是從肯亞來的黑人
他的母親是美國白人
這個年輕人的父母
在夏威夷大學讀書 結婚
在這個孩子兩歲時
他的父母就分居離婚了
他的母親後來嫁給
來自印尼的一個留學生
這個母親
全家在孩子六歲時
就搬遷到了印尼的雅加達
這個年輕人的父親
他在當年就離開他的母親
1982年在他大學就讀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接到他非洲親人的電話對他說
說這個年輕人的父親
在車禍中不幸死亡了
這個年輕人的父母離婚
所以他長期
接受他外公外婆的扶養
不過這個孩子的一生
雖然在這種環境下
他仍然擁有一個寬容的態度
在他的生命中他喊出
人要有希望
人要有改變
這種強而有力的信息
撼動了美國人民的士氣
建立人民對他有一個信賴
相信這個世界仍充滿希望
所以尊重別人 相信夢想
是這個年輕人的特質
從困境當中
還能看見正面的希望和喜樂
在這個年輕人的生命中
沒有自卑 沒有抱怨
這個在困境中
仍擁有夢想生命的年輕人是誰
就是美國建國歷史以來
第一個黑人總統歐巴馬
這個年輕人在困苦當中
不失去他的夢想
他的人生仍然充滿夢想
就讓他的生命帶出能力
歐洲比利時有一本雜誌
曾經對他們國家
六十歲以上的年長者
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調查的題目中有一題就是
你一生中最後悔的是什麼
對這些六十歲的年長者
做問卷調查
在這個題目裡
前兩名 最高的答案是什麼
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後悔
他年輕時努力不夠
以致於他的事業沒有成就
再來有百分之七十的人
他們後悔年輕時
錯誤選擇他們的職業
這是這些六十歲以上的人
最高的兩件後悔的事情
這兩者簡單來說
都是因為他們缺乏目標
都是因為他們缺乏夢想
以致他們的生命沒有獻身
沒有犧牲的動力
所以
德國有名的哲學家尼采這麼說
說 人因著有夢想而偉大
人是因著有夢想而偉大
是的 各位
我們所相信的上帝
祂是一位有夢想的
上帝是一位有目標
上帝是一位有期待的上帝
你看創世記第一章第26節
各位 你看見這段經文說
上帝有沒有目標
上帝是一位充滿目標
上帝是一位充滿盼望的上帝
所以祂創造人類
祂盼望人類能管理這個世界
路加福音第二章42節
聖經這麼說
各位
猶太人未滿十二歲的男孩子
稱為律法的兒子
需要開始接受律法的約束
一般人從十二歲開始
就要預備準備的工作
猶太人的男孩子年滿十三歲
就正式成為以色列聖會的一員
所以通常猶太人的朝聖團
婦人 女孩子都是走在前面
男人走在後面
所以馬利亞以為耶穌這個孩子
是跟丈夫約瑟在後面
父親約瑟以為這個孩子
耶穌跟母親在前面
各位
所以因此當時才...
耶穌沒被發現祂不在他們當中
各位
在這個故事裡
我們看見一個不信主的人
會以地上的事為念
以個人 以家庭
以個人的圈子為焦點
最多的
就是以食衣住行這些生活
為我們追求的概念
所以當一個人衣食飽足之後
他就追求名利
名利若飽足之後
就會追求很多權勢
這種追求常常無法滿足人心
所以我們看見
今天這段經文
路加福音第二章42節
耶穌基督在那裡
對祂的母親 對祂的父親
回答什麼呢
說 不知我的生命
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耶穌的生命是一個
有目標的生命
祂是以上帝的事
以神的國 以神的義
為祂生命追求的目的
馬可福音第一章34節
我是為這事出來的
各位
耶穌清楚祂的目標
耶穌清楚祂的生命
被差派的意義
就是當時有人要擁護耶穌
作領袖
出於好奇
出於擁護的心理
歡迎耶穌成為他們的領袖
不過耶穌知道祂生命的目的
不是要作他們的領袖
耶穌知道祂生命的目的
只有一件事
就是要成全上帝的旨意
傳道才是耶穌基督
人生唯一的目標
約翰福音第十七章第4節
這麼說
各位 什麼是成全
成全是來自
明白自己被託付的責任
沒有託付
如何成全
所以耶穌的生命是一個清楚
上帝給祂的使命和目標的人
不是嗎
美國曾經有一個大學生
這樣回想他的班級
有一個年老八十七歲的同學
他這樣回想這八十七歲的同學
有一次這個八十七歲的同學
受邀到他們學校的足球隊
所舉辦的一個宴會來演講
這個八十七歲的奶奶 同學
她的演講讓這個回憶的大學生
留下很深的印象
這個八十七歲的奶奶 同學
在這個年輕大學生的回憶裡
她這麼說
他說 這個八十七歲的同學
在演講當中
她說 我們不是因為年老
而停止玩樂
她說 人往往是因為停止玩樂
才使你變老
所以這個八十七歲的奶奶
依然到大學就讀 求學
所以她說
只有一個祕訣會使人青春永駐
快樂 成功
就是人需要什麼
她說
八十七歲的奶奶說
人需要笑口常開
還要充滿幽默
人需要懷抱夢想
當人若沒有夢想
人若沒有夢想
她說 這種人如同死了一般
她說 我們周圍有很多人
如同無魂有體的稻草人一般
人的生命沒有覺醒
變老與成長之間有差別
這個奶奶她說
任何人都會變老
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長大
因為長大的意思
就是你需要不斷地蛻變
在不斷改變當中
尋找那個成長的機會
並好好利用它
所以要活得沒有埋怨
要活得沒有後悔
所以上年紀的人
通常比較不會
因為他做過的事而後悔
不過人卻常常在年輕時
會因為他沒有做過的事
而覺得遺憾
所以只有心懷埋怨的人
會活在恐懼死亡的陰影
這個大學生回憶
說到了那個年底
這個八十七歲的婦人
完成大學學業
畢業後一個禮拜
她就過世了
有超過兩千名同學
來參加她的喪禮
他們參加喪禮
想起這個婦人曾說過一句話
人若下定決心
不管年紀多大
都能實現他的夢想
人因夢想而偉大
人的生命若有夢想
你的生命就有所作為
所以
為什麼多數人沒有夢想
為什麼多數人不敢夢想
是因為有目標的人在奔跑
沒有目標的人在流浪
有目標的人在感恩
沒有目標的人在埋怨
有目標的人睡不著
沒有目標的人醒不來
所以各位
曾經有一位法國的
研究昆蟲的專家
他曾經對松樹的毛毛蟲
做了一個研究
因為這種毛毛蟲有一個特色
就是牠一隻跟著一隻
然後到外面覓食之後
再順著牠所吐的絲
再回到牠自己的窩
法國這個昆蟲學家
他就做了一個研究
用一個圓型的花盆
把毛毛蟲
把牠擺在花盆上
然後第一隻就這樣開始繞圈
繞了一圈
繞了兩圈
繞了三圈
牠都照著牠所吐的絲這樣走
但是把牠的食物放在花盆中間
僅差距幾公分而已
然而這個實驗說
這些毛毛蟲走了十天
走了十天
這樣繞 繞到最後
繞到最後這些蟲都餓死了
為什麼
因為牠們是盲目
跟從前面的目標
牠不知道食物
只離牠幾公分而已
各位 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
很容易讓我們的生命
陷入死亡 無意義的困境中
所以若是如此
人的生命為什麼
無法建立有目標的生活
第一點 人因為阻礙
人因為阻礙而放棄你的夢想
人很容易因為阻礙
而放棄你的夢想
我們看見尼希米
尼希米聽見他故鄉的城牆毀壞
尼希米聽見他的故鄉
受到很大的毀壞
所以尼希米就回到他的故鄉
修築重建耶路撒冷聖城
各位
但是當尼希米回去時
當地這些既得利益的人
在那裡大大反對他
聽見尼希米的計畫
他們就恥笑
說 你們是什麼人
你們要背叛皇帝嗎
你們是什麼人
怎麼能在一天當中
完成這些事
這是不可能的
各位
你看見當一個人有夢想時
那個阻擋就出現了
當一個人有夢想時
魔鬼撒但就開始攻擊你
如同尼希米一般
當他要建造
上帝給他的呼召 夢想
那個呼召時
你看見他的周圍有多少人
有參巴拉
有多比雅
有亞拉伯人基善
在那裡攻擊他
不過感謝主
尼希米不因人的阻擋
就放棄他的夢想
尼希米也不因他環境的困難
資源的缺乏而放棄
他反而更努力
所以我們看見
尼希米在五十二天裡
將耶路撒冷聖城
在那裡修補
這樣的決心 目標的完成
讓我們知道
人的夢想會帶給你力量
再來第二
人的生命無法建立夢想
不僅因為阻礙而放棄
第二
會因為人過去的傷害
而放棄你生命中的夢想
有很多人因為
一朝被蛇咬 十年就怕草繩
人的生命
很容易停留在過去的傷害
所以有人這麼說
我們無法阻止鳥兒
從你頭上飛過
不過你可以阻止牠
停留在你頭上築巢 不是嗎
人在人生的道路跌倒受傷
是難免的
但是你不能永遠躺在地上
卻不站起來 不是嗎
在我們台灣溪湖
曾經有一個中學生
她讀書不是很行
考試的成績都是中後段
成績不是很好
所以有一天她的母親
對她的孩子這麼說
妳可以讀書成績不好
甚至妳可以讀最後一名
也沒關係
但是妳不能不努力
這個孩子聽她的母親說完
說 有道理
她說 妳讀書考不好沒關係
最後一名也沒關係
不過妳不能不認真
這個孩子之後開始認真讀書
你知道嗎
她讀得很好
雖然她的大學成績不是很高
但是到了三年前 2012年
這個孩子她考研究所
一口氣 她考上哪裡
她考上中興 考上交大
考上清大 考上台大
四間大學都讓她考上研究所
成為當時台灣中部
這間溪湖高中歷史上第一人
這個年輕人就是台灣的郭子鈺
這個年輕人
各位 她的生命認真
努力打拚
你看見她在那個過程當中
因為有目標
她的成就是超過她所想像
所以各位
人過去的傷害和失敗
不是成為你逃避向前的藉口
也不是讓你自卑
在那裡埋怨的理由 不是嗎
第三
人無法建立生命的目標
是因為人常常安於現狀
人生最大的危機是什麼
人生最大的危機就是安於現狀
不敢冒險
美國有一個很有名的
成功學大師
叫做萊恩崔西這個人
他用一個叫做青蛙理論
他用一個大盆子
裡面裝滿熱水
然後將青蛙丟進去之後
青蛙馬上跳起來
因為燙 牠馬上跳起來
不過這個人他用另外一個盆子
那個盆子裝了冷水
將這隻青蛙放在這盆冷水中
不過這些水怎麼樣
慢慢加熱
讓它慢慢地熱
漸漸地熱 慢慢地熱
到最後這隻青蛙怎麼樣
煮死在裡面
因為牠覺得很溫暖
牠覺得很暖和
牠覺得安於現狀
到最後牠就死在那裡面
各位
人的生命無法建立夢想
無法勇於有目標 夢想
是因為你安於現狀
最後第四點
人的生命缺乏夢想
是因為怎樣
缺乏夢想的信心
因為他沒有夢想的動力
沒有夢想的動力
安於現狀最普遍的現象就是
他缺乏信心 缺乏動力
人若沒有夢想
異象 動力和信心的人
這種人的生命就會缺乏熱忱
這種人的生命就會缺乏色彩
他的生命很難有感動
所以屬靈的偉人
在我所接觸 在我所認識
周圍這些上帝所重用的僕人
從南到北
我看見有很多牧者
這些上帝所重用的僕人
他們的生命
確實充滿著夢想的動力
他們勇於夢想
他們有夢想的動力
有夢想的信心
都擁有一顆
堅定夢想的信心和動力
所以使徒行傳第二十章24節
保羅說什麼
感謝主 各位
保羅他有堅定的信心
保羅有清楚的夢想
他的夢想就是要完成
從主耶穌基督所領受的職分
來證明上帝恩典的福音
所以保羅勇於夢想
就算生命會遭受困難
生命會遭受背叛
生命甚至被人出賣 下監 鞭打
不過保羅他持守
從上帝而來的夢想和呼召
所以在約翰福音第十四章
第12節
各位
上帝是一位有託付
有夢想 有目標的上帝
耶穌基督是一位生命中
有具體異象和目標
道成肉身的人
上帝按照祂的形像創造我們
我們擁有上帝的形像
我們確實擁有上帝那種
很清楚的夢想目標的能力
所以我們領受上帝的形像
擁有上帝的樣式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
我們的確像耶穌基督所應許的
信祂的人不僅要做
耶穌說 信祂的人
要做比祂更大的事
我深信
我們電視機前面
所有的觀眾朋友
當你的生命願意接受耶穌基督
在你的生命中
當你願意打開你的生命
讓耶穌基督進入你的生活中
你的人生要如同耶穌基督一般
是有清楚的目標
是有清楚的異象
像保羅一樣
保羅過去是為自己的生命奔波
是逼迫基督的
是迫害基督徒的
但是保羅
當他清楚在大馬色的路上
領受耶穌基督的呼召之後
保羅的活著不再是為自己
甚至保羅的活著
不再是以自己的生命為念
也不視為寶貝
保羅的目標只有一件事
完成上帝在大馬色的路上
對他呼召的夢想
為了這個夢想而活
這就是保羅的能力
各位 我相信
耶穌基督會
保羅會
今天你若願意
你同樣能活出保羅這樣的能力
保羅這樣的恩典
不是嗎
我們同心來禱告
主上帝 呼召保羅
差遣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
來到世上
讓他們清楚他們生命的呼召
讓他們清楚
生活在地上的目標和夢想
他們的生命就有能力
主 願也這樣祝福
電視機前面所有的觀眾
也讓他們的生命打開
接受耶穌基督
的啟示 的異象
在他們的生命中彰顯
讓他們活著不再是為自己
讓他們活著
是回應上帝的呼召
有清楚的目標
有清楚的夢
有清楚的夢想
主 就成就他們
讓他們有能力榮耀的名
我們在面前這樣禱告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