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過程的第一階段是「默想」,在書房裡只需要有聖經,一疊空白紙,一枝筆,同時寫下腦中出現的每個想法。不要讀別人的講章,這樣才能找出自己的風格。第二階段最重要,就是分析那段經文的結構,可以更明白經文的主旨、經文的目的、經文如何組成。
(請下載講義)
各位,現在我要你開始想像//你和我在書房裡
看我如何準備講道信息
我現在告訴你//你如果真的想要講道
就會迫切需要時間
獨處的時間
我自己曾經估算過//我在書房獨自用功一小時
才能上台講五分鐘
我的講道可不算短
但那種時間我覺得需要花
我以預備講章為第一優先
因為那是我能夠為會眾所做//最重要的事情
以真理餵養他們
所以請跟我一同進入書房
我會嘗試重現如何預備講章
第一階段我稱之為「默想」//只是思考--坐著思考
有時候我坐著思考//有時只是坐著
但只是坐著,成效不大
所以,我身旁會有一本聖經//就是這本
你有沒有帶聖經來?
請你把它拿起來好嗎?//書脊背對著你
聖經側面髒不髒呢?
如果你拿起你的聖經//看看書口
就會發現自己是讀整本聖經//還是只挑喜歡的讀
我今年初在羅馬尼亞的時候//這本聖經散掉了
內頁真的掉落下來
有一天早上//一個年輕人來找我
他說:請你把聖經給我//好嗎?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我想把它整理一下//就把聖經拿走了
帶回來的時候//重新裝釘、整整齊齊
甚至把破掉的內頁//用透明膠帶貼好了
我拿回我的聖經了
我告訴他說
你修復我的聖經//就是最棒的禮物了
聖經好比鞋子,好像舊拖鞋
你穿慣了舊鞋//穿新鞋就很彆扭
我討厭換聖經//原本以為「時候到了」
我在羅馬尼亞//宣讀經文的時候
內頁真的掉落下來
他看見了//他是書籍裝訂商
你們看,我拿回來了//希望它能比我長命
好…在書房裡要有聖經
另外還要準備一疊空白紙//一枝筆
在預備工作的第一個階段//不可以有別的東西
第一階段…你只需要這些
你的工作是//你有一段經文要讀
你就讀一遍
再讀一遍
一遍然後又一遍地讀
甚至出聲唸也有幫助
因為用唸的//會讀出更多的意思來
前提是要讀對意思//因為有可能會讀錯
我記得在約克郡//曾經有人是這麼讀的
「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
原來他讀的經文是
「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很不一樣
你怎麼讀//「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
表明你的理解如何
你可以說//「神」與我們同在
或是神與「我們」同在
或是神與我們「同在」
你看,讀出聲音來
你會發現//自己讀出不同的意思
同時,當你一讀再讀的時候
要寫下//腦中出現的每個想法
無論是什麼
也許很瘋狂,也許很怪異
只要在讀那段經文的時候//寫下腦中想到的每件事
一字不漏
最後我想你會得到六頁//非常雜亂無章的筆記
但那才剛開始
在這個階段做什麼都好//就是不要讀別人的講章
因為別人如果寫得好//你就會想剽竊
我家裡有三噸重的書…//現在大概更多了
但我的藏書裡//別人的講道集一本也沒有
雖然我喜歡聽別人講道
但是我從來也不想//剽竊他們的講章
道是你要講的//要有自己的風格
神要你作你自己//不要模仿別人
有些特定的講道方式
甚至「神」這個字
我聽人怎麼說「神」//就知道他一直在聽誰講道
如果你向來喜歡模仿//你要戒除
神要我們各人//找出自己的風格
然而我只是//把我的作法告訴你
你可以求問主//是否也該照著做
我是這麼開始的//我要自己風格的講道
而不是模仿別人
我要自行明白真理
因為如果自行明白//我就會很興奮
如果我能夠感動自己//我就能感動別人
師母她可以告訴你//我在預備的時候
常常會離開座位//走來走去,把地毯給磨破了
衝動得幾乎向自己講起道來
如果你對一段聖經//感到興奮的話
你就有把握//會眾也將感到興奮
如果你不覺得興奮//可別期望他們會
所以一開始只有紙張、鉛筆//還有聖經
然後開始寫下//你腦中浮現的每件事
容我打個比方…//我一開始早該說的
這就像料理一餐飯//烹調比用餐要耗時多了
預備一頓佳餚需要花時間
雖然二十分鐘就吃完了//但卻可能花上幾個小時預備
你是以神的話餵養會眾
所以時間很重要//沒有捷徑可言
默想神的話是第一步
這個階段//你倒是可以做一件事
就是看看不同的聖經譯本
我主要是用新國際版,NIV//「幾乎無誤的版本」
但是…
我當然也有//二十六個譯本的新約聖經
二十六個不同譯本//都在同一冊裡
他們也開始做舊約聖經了//我發現很有幫助
閱讀現有的不同聖經譯本//看看是否讓你有其他亮光
串珠聖經在這個階段也有幫助
它有參考經文//放在中間的欄位或是旁邊
可以查閱你現在所讀的//相關經文
那也可能有用處
容我簡短的說明這件事
聖經的章節號碼//並不是神的主意
也不是出於聖靈感動
而是十三世紀的時候
英國的坎特伯里大主教//史蒂文朗頓的傑作
他把聖經分成章
後來有一名//巴黎的印刷工人
搭乘馬車//從巴黎遠赴里昂途中
為了消磨時間//就進一步把章分成節
我想這兩項發展//都各有其利弊得失
它的優點//當然是查閱經文容易多了
大家常常批評我說//我不提聖經的章節號碼
但我是仿效使徒//他們只提書卷
他們說:這在以賽亞書
然後聽使徒講道的人//就得去搜尋經文
現代人只是按圖索驥
使用串珠等等//參考工具的時候
倒是方便
但是弊端遠遠大於優點
可是現在能夠取得//不分章節的聖經了
有人會說「哈利路亞」嗎?
我有一個美國朋友叫做//雷格史密斯
是法律系教授
他編了一本沒有章節號碼的//新國際版聖經
很棒是不是?//你們難道不興奮嗎?
我以為你們會很想要
你可以取得精裝本//叫做《敘事聖經》
或是平裝本,《每日聖經》//平裝本便宜多了
讀這本書的人告訴我//聖經變得不一樣了
現在讀起來就像讀別的書
他們不是小段小段地讀
或是「一天讀十節//魔鬼不上門」之類
而是整段整段地讀//整卷整卷地讀
這對於他們的讀經…//影響極大
所以現在買得到//不分章節的聖經了
但是在預備的時候//章節還是有用
我個人的規矩是//我很少引用章和節
我會引用書卷
比方說,你可知道神吹口哨嗎?
在以賽亞書
你問:哪裡?//讀以賽亞書吧
其實你不必讀太遠就看見
他說兩次「神吹口哨」
我好高興,因為我也吹口哨
那是第一階段//預備工作我要講快一點
我把所有想法寫在紙上以後
我還是不去看別人的講章//不過我稍後會看
但是對我來說
第二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分析那段經文
努力明白它的結構//它的外形
各位,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分析經文的結構
一旦找出結構//我的教導就有了骨架
然後必須使它生筋長肉//穿上衣服
但我需要先弄好這骨架//一段經文的骨幹
現在請各位看我發的講義
請看第一頁
我想以放聲思考的方式
說明我怎樣處理詩篇廿三篇
我分析經文結構的時候
會先把經文照搬//或是用我自己的話來寫
平鋪直敘就可以了
這一頁的上半部//是我對這段經文的初步分析
在這裡我發現第1節//和第2到第6節不同
第2到第6節是描述
但是第1節//卻是整篇詩篇的關鍵
因為講到神的身分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不致缺乏」白話一點//就是「什麼都不缺」
總之那是開場白
聖經所說的「耶和華」
我們都知道希伯來文//就是主的名「雅威」
「雅威是我的牧者」
這是說//以色列的神是我的牧者
看顧我的就是//那位以色列的神
所以第1節自成一格//我稱之為「祂的身分」
接著就要問了
你的牧者是誰?
你期盼看顧你的是誰?
經文說,世上有許多神明//許多不同名字
經文又說
「有一位神是我的牧者
就是自顯於//以色列的那位神」
第2到第6節顯然是談//「祂如何關心我」
我們也注意到代名詞變化
第2到3節,代名詞是「祂」
第4到5節是「祢」
第6節是「我」
這幾節的焦點一再改變
此外,如果你曉得這詩篇//這些大概也都注意到了
所以我得出了兩個主題//祂的身分,祂如何關心
然後我再把下半部//分成三段
標題是「祂」「祢」「我」
神做什麼?
我寫下了:「詩篇作者說//神會做四件事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每一句的意義都非常深遠
中東那一帶地方沒有綠地
只有曠野裡一撮撮的青草
牧人必須知道草在哪裡
然後領他的羊群到青草地去
而且,在日正當中//太陽正熱的時候
牧人真的會拿一根細繩
把羊的四隻腳綁在一起//推倒牠們
我家裡有那樣的照片
祂使我躺臥//這是很生動的描述
詩篇作者說//(我偶爾會有那種感覺)
「祂推我倒地躺平//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你可知道羊的鼻孔//就在嘴巴上方?
所以羊不能喝波動的水
否則的話//水會往上嗆到鼻孔而淹死
所以羊必須喝不流動的水
而牧人會知道
哪裡有不流動的水//可以給羊喝
他會領牠們到平靜的水邊--//波動的水不行
「祂使我的生命甦醒」
當我疲憊的時候--//羊很容易累垮
尤其要走上好幾哩路//才能夠找到吃的喝的
你不可能一下子就到綠地
好牧人知道
羊什麼時候//需要休息恢復元氣
「祂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那一整段的重點//在於為「祂」名的緣故
為了「祂」的名聲
牧人那麼做不是為了我們
而是為祂自己//以及祂好牧人的聲譽
祂為自己名的緣故//為我們做那一切
因為每隻羊都是以祂命名
羊也反映了牧人照料的//好壞程度
你到羊市去看看//農夫觀察他們想要買的羊
就知道誰是好牧人了
這是為了牧人名字的緣故
然後第4到5節就更親切了
稱呼「祢」
他談到這位牧人//為他所做的事
他在幽暗的山谷也不害怕
這可不是死亡之谷
我知道這篇詩篇是喪禮的最愛
但它與死亡無關
而是指走過一個山谷
那裡有陰影//有洞穴、有石坑
野獸會在那些地方埋伏//等著攻擊羊
這隻羊說//「我不怕遭遇禍害
因祢與我同在//祢已賜我勇氣」
祂的杖和竿帶來安慰//杖是一種短棍
短短的木棍//末端有個圓頭
牧人不是用它來打羊//而是用來打野獸
他另有一支曲柄杖//用來勾住羊的脖子
拉牠過來,遠離野獸
大衛在這裡談到//他的牧羊人經歷
他用曲柄杖保護羊
用短棍棒打那些蹲伏在//幽暗之處的熊和獅子
我們一生都經過許多幽谷
這裡不是談人生盡頭//那是後來的事
但是在人生旅途之中
我們走過的山谷//危機重重
有邪惡勢力等著要攻擊我們
但是有了牧人我們就不怕//祂來對付他們綽綽有餘
「在我敵人面前//祂為我擺設筵席」
這幅圖畫描繪的是
有一個人雖然強敵環伺//卻安然坐享大餐
整幅圖畫很優美//也很幽默
他正狼吞虎嚥
美食當前//才不管敵人環繞四周呢
「祢用油膏了我的頭」
羊的頭非常容易受傷
羊的頭上沒有毛
牠們常常會因為摩擦
或者是撞上了什麼東西//而頭部受傷
我曾經見過牧羊人//幫羊的頭療傷
其實我作過牧羊人
我在農場的第一份工作是//用針線縫來撐開羔羊眼皮
很多羔羊生來眼皮下垂//所以眼睛會瞎掉
你得拿針線把眼皮//縫到眉毛那裡好撐開眼皮
過一陣子//眼皮肌肉就能夠自行撐住
縫線也會軟化脫落
那是我作牧羊人的第一份工作
用針線縫羔羊眼皮//幫忙這些可憐小羊睜開眼睛
照顧羊//能夠學習好多關於主的事
接著最後
詩人展望未來…
他的未來…「我」
我喜歡談牧人的牧羊犬//有兩隻:恩惠與慈愛
我一生一世//也必有這兩隻隨著我
然後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真是優美的詩篇
好,我們做了什麼呢?
我們分析了它的結構
這結構給我們兩個大標題//然後三個小標題
此外,在第一個「祂」底下//又有四個小標
我把這個稱為「A1a(i)法」--
大寫A,大寫1//小寫a,小寫(i)
用這個方法//來找出主題經文的結構
一旦找出結構//你就有了建造講章的骨架了
我已經開始建造了,不過…
不過話說回來//我喜歡把它弄得更好記一些
我們已經有了結構
但是有一個//讓它更好記的方法
叫做「押頭韻」
我知道這個方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但是我發現它對我有幫助
結構如果有押韻的話//就好記多了
所以我往往會把//那張紙上方所寫的結構
化為這種「押頭韻」的形式
我把大標題改為
「羊指望的牧人」
和「照看羊的牧人」
因為那是這篇詩篇的兩大主題
在「照看羊的牧人」之下//我寫了「供應」
牧人如何供應他們
「保護」:牧人如何保護他們
還有「前景」//牧人給他們怎樣的未來
這樣就把原有的結構//變為整齊的「押頭韻」結構
我甚至還設法
把「供應」之下的//小標題也押頭韻
寧靜青草地
可安歇水邊
復甦的時期
仁義的道路
在祂的「保護」之下是
勇氣、安慰、信心、成聖
在「前景」之下//人生旅途,人死以後
我甚至設法各再往下細分為
「恩惠與慈愛」//「在祂殿中,直到永遠」
現在我們有了新的大綱//結構一樣
但是這個大綱//比先前那個要好記多了
懂我的意思嗎?
我覺得比較好記//別人也會覺得比較好記
有人打趣說「押頭韻」是
「傻瓜、詩人//和普利茅斯弟兄會的地盤」
我不是普利茅斯弟兄//我希望我也不是傻瓜
但我算是個小詩人//我喜歡詩歌
聖經大半是詩歌體//不是散文體
新國際版聖經//以排版方式來表明
這是散文體--//看起來就像報紙欄目
而這是詩歌體
請注意詩歌部分//各行之間有間隔
散文則一路到底
聖經大半為詩歌//原因有很多
但是詩歌往往//比散文要好記多了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多少人記得?
你看…詩歌好容易記住//所以韻文標題有幫助
好,這裡需要兩樣東西//一是押韻字典
你可知道有這種東西?
它告訴你所有押頭韻的字//和所有押尾韻的字
只要查看一個字//其餘的也都有了
那對於寫這樣的大綱//很有幫助
另外一本是…
能夠告訴你//所有同義詞的辭典
我發現這一本最好用
《讀者文摘同義詞反義詞辭典》
同義詞辭典很容易取得
因此,查詢你想要…配對的字
然後就會看到//幾個意思相同的字
你可以選用合適的字
恐怕我是那麼做的
我講浪子的那篇道//就是典型的押頭韻
三個大標題是//他…他瘋了,他哭了,他樂了
在「他瘋了」之下://他求人,他走人,他罵人
在「他哭了」之下
跟狗說嗨,跟豬搶菜//跟衣服說掰掰
在「他樂了」之下
印章有了,舞曲跳了,牛排吃了
那是很糟糕的大綱//但是你看,我很容易就記住了
很和韻
壞處是//找不到字來押韻的時候
你就會硬把一個字塞進來
聖經大半為詩歌體//神一定是詩人
因為祂常常以詩歌體說話
先知預言都是//(或大半是)詩歌體
這樣大家就容易記住了
所以我還滿喜歡用押頭韻//來整理綱要的
好了 各位
我們要進到比較複雜的經文了
請看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大綱的那一頁
請你們牢記//花在分析經文結構的時間
得到的報酬極大
我可以告訴你們
我總是花很多時間//在這個階段
確實地把結構//一一地搭建起來
這樣能看出這段經文//有你從未見過、從未想過的事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這段經文//你們很熟悉
這份大綱是//我在講這章以前所擬出來的
這章結構很清楚//有三部分
大多數聖經版本//把它分成三段
前面三節清楚地談到//「愛不可或缺」
沒有愛,就做不得什麼//算不得什麼
「算不得什麼」是強烈字眼
沒有愛,一切都白費
所以我給1到3節的標題是//「愛誠然必要」
8到13節清楚談到//「愛誠然優越」
愛比其餘一切更偉大
所以我們有大標題了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詳細來分析每一段
運用「A1, a(i)」法
第1到3節清楚的分成兩部分
1到2節是講//神所給我們的恩賜
第3節是講我們給別人的施捨
1到2節的主題是
「如果我有神給的恩賜//卻沒有愛
我就算不得什麼」
第3節是//「如果我施捨卻沒有愛…
我就得不著什麼」
所以這兩者顯然相似
一個是我從神領受的「恩賜」
一個是我給別人的「施捨」
有恩賜沒有愛,算不得什麼//有施捨沒有愛,得不著什麼
更詳細來看恩賜//他提到有三種
說方言的恩賜
先知講道的恩賜
信心的恩賜
這三種都是聖靈//賜給我們的屬靈恩賜
但是即使我三項都有//卻沒有愛
我就算不得什麼
只是發出噪音而已
說方言//可能是萬人或天使的語言
但即使我全都能說//卻沒有愛,就算不得什麼
先知講道
就算我明白//各樣的奧祕和知識
能作先知講道//為眾人解惑,都算不得什麼
能移山的信心--//我沒有這麼大的信心
耶穌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大小
就是叫一座山跳進海裡//它也必去
我不會請那樣試過的人舉手//但是我知道日本有人試過
從前日本有一間//六樓高的孤兒院
這間孤兒院是三面環街的
經營機構是//日本的傳道隊:JEB
那裡住滿了原本流浪在街頭//或是被人送來的孤兒
房子裡的孤兒實在太多了
宣教士討論這種情況
他們說//我們不能往上加蓋了
因為我們處於地震帶
最多只能夠蓋六層樓
也不能夠往環街的那面//這面或前面擴建
後面是陡峭的小山//大樓背山而建
有一位宣教士打趣說
當然我們若有信心
就能叫孤兒院後面的山//跳進海裡
其他宣教士聽了也都大笑
但是有一兩個孩子聽到了//拿這話當真
他們就向主禱告說
主 求祢把那座山丟進海裡
好讓這個地方能收容更多孤兒
宣教士離開去休年假
回來的時候發現小山不見了
已經剷為平地了
宣教士大吃一驚//孩子卻不意外
他們說:是我們求耶穌//把它丟進海裡的
宣教士不滿意那樣的回答
就去打聽他們休假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顯然那個地方是一個大港都
地方議會決定要填海造地
好建造更多的倉庫來容納船隻
他們想知道哪裡有夠多的土//可以丟進海裡
議會提議說//「孤兒院後面那座小山如何?」
所以,就在宣教士離開的那一週//議會實施移土計劃
把整座山的土全都丟進海裡//造更多地容納船隻
我常常分享這個故事--//我家裡有那間孤兒院的照片
這挑戰我的信心
小孩的信心往往比成人//堅定多了
成人太過老於世故//我們會反對,我們會質疑
但就算你有信心//能叫山跳進海裡
卻沒有愛//你就…算不得什麼
話說得很重--算不得什麼
一絲一毫也談不上//什麼都不是
那我施捨別人的又如何呢?
就算我將所有的賙濟窮人
在世人眼中很了不起
但若不憑愛心做//我就得不著什麼
對方得著很多//我卻得不著什麼
甚至我可能殉道//捨命被燒死在火刑柱上
儘管如此,我若缺少愛//仍然得不著什麼
這就看出愛誠然是必要的
愛是絕對需要的
如果你要算為什麼//或得著什麼
沒有愛,你就算不得什麼//也得不著什麼
好,本章的中間段//常常在婚禮誦讀
原因我不懂
因為你在婚禮上所頌讚的愛
跟這段毫無關係
你頌讚的是情愛//頂多算是…友愛
但這裡談的是聖愛
每個婚姻都需要有聖愛//卻很少婚姻有
這倒是讀它的好理由
我在婚禮上通常讀雅歌//那更適合多了
保羅在這裡想的//根本不是婚禮
而是正常的教會生活
當你分析中間那一段
我知道你能夠背出來
當你分析的時候//會出現怪事一樁
首先,如果你看右手邊
「是」什麼、「做」什麼//二者都有必要
我們需要明白
聖愛「是」什麼「做」什麼//才能看見全貌
如果想看得最清楚
就需要知道//愛「不是」什麼
「不做」什麼
要知道講員必須從//兩方面來下定義
正面與反面
我們該教導真理//也該教導何為錯謬
我們應該教導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有的時候你從反面定義//要比從正面定義清楚多了
這裡的反面定義比正面多
我們先從正面談起
各位懂我的意思嗎?
因此,反面和正面//構成這幅全貌
我們從「向別人是什麼」//開始看
愛是忍耐,是恩慈
多好的字眼:忍耐,恩慈
然後進到反面
愛「不做」什麼
現在就和自己有關了
這裡也很清楚定義//愛「不做」什麼
然後我們來到夾心部分//愛「不是」什麼
愛是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下了這樣的反面定義之後
挑戰讀者捫心自問
我符合哪一項?
這是描寫我嗎?
或是別人?
接著保羅又回到//愛「不做」什麼
請注意
即使在反面段落
這一章十分有條理
接著保羅回到//愛「不做」什麼
愛不計算人的惡//也不喜歡不義
然後他又回到正面描寫
正面列舉的所有特質//都是在描繪耶穌?
他所說「愛」的//每項正面特質
都是耶穌具備的
反面特質則是在說我們
這就挑戰我們自問
在我裡面是不是有反面特質?
好,中間段就談到這裡
但是你又一次看見
敢問各位
有誰曾經在那一章//裡看出這些來?
有人嗎?
你們懂我的意思了
你已經看出這段經文的輪廓
從此就會影響你的思維
使你更容易//向別人教導這段經文
因為你會記得結構
可以根據這個骨架來教導
這章的最後一部分//明確談到「愛誠然優越」
首先「愛」與暫時的事//形成對比
保羅回頭談先知講道//說方言和知識
他說:這一切都要過去//它們只是短期存在
就像一棟建築物的鷹架
建好以後//鷹架就移除了
一旦教會建造完畢//就要拆掉了
所以關鍵字是「歸於無有」
接著他改而強調//將會出現的轉變
「現在」與「那時」
「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
模糊不清
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
當年的他們//並沒有我們現在所用的銀鏡
只有經過拋光的銅鏡//照出來會模糊不清
銅鏡照不出清晰影像
然而到那時//我們就不需要鏡子了
將要面對面觀看
現在只是對著鏡子看神
我們在眾聖徒臉上看見祂
在美麗的樹木中看見祂
但都像是鏡中倒影//看起來並不清楚
你觀看大自然//觀看人性
就能看見上帝形像的倒影//但僅止於此
有一天//你將會面對面朝見神
現在,到那時
現在你好像小孩子
有一天你會成熟//就把孩子的玩具丟棄了
當然,古羅馬的男孩//到了特定年齡會這麼做
他們真的丟掉玩具//成為男人
但願我們的社會//在男孩長大的時候
也有這類的成年禮
有些男人依舊是男孩
唯一的差別就是玩具更貴了
但是你看//猶太人有成年禮
猶太男孩到了//那個年齡的時候
就會丟棄掉他兒時的東西//成為男人
保羅說
那是我們日後的寫照
我們會丟棄玩具
他是說,聖靈恩賜是玩具
當然它們也是//用來建造的工具
但是都要丟棄
有一次,我向兩百位醫生講道
我對他們說//「在天堂,你們都要失業」
一位醫生大聲回嘴說//「大衛,你也一樣」
可見我說話要有點分寸才行
確實,我們到天上會換工作
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現在要談最重要的一節了
他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
它們存到永遠
先知講道、說方言、知識
都是暫時的
但信、望、愛卻是永遠的
它們會存留下來,存到永遠
即使在它們當中//愛也大過信和望
因為愛是神的本質
我們從來不說「神是信心」
或「神是希望」
卻說「神是愛」
而那就是最重要的事
恢復到神的形像--//意思就是成為愛
所以,各位,你們看見了嗎?
分析一段經文的結構//能夠使我們更加的明白…
經文的主旨,經文的目的//經文如何組成?
我不知道//當初保羅是經過細心構思
或是下筆立就
但是聖經差不多//每段經文都條理分明
向我們顯明真理